2025年3月5日,由陕西省科协、商洛市科协、商洛学院联合举办的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活动第一站在镇安县拉开序幕。镇安县庙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700余名师生、陕西省科协、商洛市科协、商洛学院流动科技馆、商洛市“女童保护”协会2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商洛学院“流动科技馆—心理健康教育小分队”教师任倩带领2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山石砺志·墨启华章”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团体心理辅导与师生互动体验,引导学生探寻心理健康与成长的奥秘。
活动以寻找镇安山路上的红蓝黄绿的四色四叶草传说为叙事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乡土文化。红色篇章“春雨协奏曲”中,学生们通过手指操模拟从细雨到暴雨的自然韵律,领悟“团结与坚持”的力量;蓝色篇章“夏雷破迷局”通过30道限时挑战题,训练学生冷静应对复杂问题的成长型思维;黄色篇章“秋实绘心路”以思维掌纹图绘制为媒,让学生标注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与破解工具,明确三年学业目标;绿色篇章“冬蕴生万物”则通过《群山少年赋》的肢体动作演绎,展现团队协作与生命力的蓬勃。
在“梦想盒子”封存仪式中,在场中学生将写满三年目标的心形卡片投入精心特制盒内,由班主任现场封存并承诺守护至毕业重启,正如一名镇安中学生现场的所写所思:“我们是散落的板栗,终将在母校长成连枝的密林”,全体师生齐诵《群山少年赋》,用肢体动作演绎山区少年扎根、破土、成林的生命历程。
活动现场,最吸睛的当数“神通广大”的科普大篷车。陕西科技馆带来的各类车载展品,仿佛一扇扇通往科学世界的任意门。“临界点”“拱桥”“旋转的磁铁”等20余项科普展项前,同学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们时而眉头紧皱思考原理,时而兴奋地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还时不时向一旁耐心讲解的科技馆辅导老师抛出各种有趣的问题。
科学实验的舞台上,“眼见不为实”实验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眼睛产生了“怀疑”,原本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奇妙的光学原理;“空气炮”更是引发了阵阵尖叫,它像一个无形的大力士,将空气化作炮弹,精准地击打目标,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空气的威力。仿人机器人绝对是现场的“明星”。
伴随着《青春修炼手册》等欢快的旋律,它们灵活舞动,旋转、跳跃、踢腿,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同学们围在舞台边,眼睛一刻也不舍得离开,嘴里不停地发出赞叹,还有不少同学跟着机器人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
移动球幕影院也吸引了众多同学排队体验,踏入其中,仿佛瞬间穿越到浩瀚星空,逼真的视觉效果和环绕的音效,让同学们沉浸在宇宙的奇妙世界里,感受着科技带来的震撼。
商洛市“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也进入课堂中,带来了一场场意义非凡的专题知识讲座。志愿者们以“爱护我们的身体”为主题,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如何敏锐分辨和有效防范性侵害,到遇到侵害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等方面,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鲜活的事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我保护课。课堂还设置了情景模拟和现场提问环节。模拟了陌生人搭讪、不当触碰等危险场景,让同学们现场演练应对方法。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勇敢地大声拒绝,有的迅速跑向老师求助,通过这些沉浸式的体验,同学们切实掌握了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己的技能,懂得了勇敢说“不”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