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由商洛市科协、商洛学院联合举办的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山阳站“对话未来”主题活动在山阳县开展。山阳县第四小学和山阳县信毅九年制学校1000余名、商洛市科协、山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商洛市“女童保护”协会、商洛学院“流动科技馆”2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对话未来”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科普讲座”“科学情景剧”“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反电诈”“女童保护讲座”五个部分。
化材学院教授、陕西省科普使者屈佳在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中,聚焦“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传奇人生。通过讲述樊锦诗放弃优渥生活、扎根大漠,一心守护莫高窟的故事,深入剖析她身上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与创新精神。现场还设置交流互动环节,鼓励大家分享感受,一起从樊锦诗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科学家精神 。
商洛学院流动科技馆教师杨琳老师以“探索AI奥秘,传承科学之光”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人工智能的奇幻之旅。她从AI技术的飞速发展切入,生动描绘了“AI的奇幻世界”,随后搭乘“中国AI时光列车”,回顾了我国人工智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通过李开复、王兴兴、梁文峰等一代代科学家的事迹,深刻诠释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最后通过展望“AI的未来魔法”,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鼓励同学们以科学家为榜样,传承科学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同学们踊跃分享感悟,纷纷表示要从科学家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艺术学院李晓龙老师与学生王泽亨(会计)、张艺翱(音乐)通过相声的形式为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知识科普《飞天入地探未来》。通过人类科学家与AI机器人妙语连珠,从太空生物实验到航天导航趣事,从基因编辑的神奇应用到人机协作的重要性,巧妙地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三大主题融合。在师生之间幽默诙谐的对话中,展现科技探索的艰辛与乐趣,诠释人机协作征服星辰大海的伟大梦想。
从古至今,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歇。这两场讲座、一个相声,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带我们从古老的敦煌出发,穿越现代科技的辉煌,最终抵达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科普情景剧“科学打假”中,大学生志愿者张曦、雷晶晶记者通过“游泳的鸡蛋”“彩色密度塔”“海底火山”和“掌上火焰”四个趣味小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密度的概念和原理。
在“彩色密度塔”实验中,志愿者用色素和酒精、食用油、自来水等不同密度的液体配“神秘药水”。当不同颜色的溶液在量杯中清晰分层,如同梦幻的彩虹被装进杯子里,孩子们的惊叹声“哇”此起彼伏。
“掌上火焰”更是让大家瞪大了眼睛,浸湿的手捧起带丁烷气的泡沫在手心点燃,火看似瞬间燃烧了起来,其实是由于手中的水挥发并带走了热量,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积极回答,情绪高涨,亲身体验,提高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浓厚兴趣。
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月老师开展了以“让心靠近,温暖你我”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猜拍手”“好事分享”“桃花多多开”等趣味小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气氛,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陌生感瞬间消散。在“走近你我TA”环节,同学们积极交流,快速熟悉彼此,友谊的种子悄然种下;并通过“优点轰炸”游戏让大家感受互相真诚赞美带来的心流体验。在“暖阳共成长”环节,通过“松鼠与大树”游戏则让大家在互动中学会互助,感受温暖。最后的“聚力绽光芒”环节,组织同学们分组协作,共同完成集体共创作品,在互相帮助、彼此支持中,大家学会凝聚智慧,共克难关,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此次活动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积极融入集体的温暖与归属感,引导同学们以平等、尊重、真诚、宽容、互利等原则与身边的同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一起开启美好的生活和学习之旅。
山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反诈中心负责人杜忠来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反电诈知识宣讲,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及防范措施,并教授了《反诈拍手歌》,帮助孩子们巩固反诈知识。他强调,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陌生来电和网络陷阱是防范诈骗的关键。
活动现场,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要争做“反诈小卫士”,守护家庭财产安全。此外,公安局还向学生们发放了反诈宣传单,进一步普及反诈知识。此次宣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反诈意识,也为构建全民反诈防线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现场,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陈淑萍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女童保护”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们讲解了如何识别潜在危险、防范侵害以及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应对方法,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自我保护技能。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为构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