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动态>>科技动态>>正文
    翱翔之翼 | 志行陕西 | 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丹凤站“点石铸魂”主题活动
    2025年03月18日 09时31分  

    2025年3月18日,由商洛市科协、商洛学院联合举办的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丹凤站“点石铸魂”主题活动在丹凤县龙驹寨小学和丹凤县老君小学开展。活动涵盖科学家精神宣讲、互动情景剧、女童保护教育等板块,融合科普教育与人文关怀,为山区学子打造了一场科学与梦想交织的盛宴。

    化材学院副教授王毅梦老师在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中,聚焦师昌绪的生平以《蜡炬燃尽,光耀人间》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先生的非凡一生。这次演讲不仅回顾了师昌绪先生从留美归国,到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人物的传奇经历,更深入探讨了他在攻克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材料科学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尊重,激励着年轻一代继续探索未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化材学院徐珊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 “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何炳林院士的传奇故事。何炳林突破封锁回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发出关键材料,助力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其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还在民用领域广泛应用。他将军事技术转化为造福百姓的微球技术,使我国在相关领域保持世界领先。何炳林院士的爱国、创新与坚韧精神,深深激励着现场同学,现场还给同学们发放离子交换树脂样品,为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与爱国的种子。

    人文学院刘玉婷老师与学生沈钰琪、张华裕、詹今翔、刘梦乐(化学)通过舞台情景剧的形式,为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尾矿科普剧《变废为宝——尾矿资源的重生》。剧本以秦岭生态保护为背景,围绕建筑商李老板(砂石短缺停工)和矿企张老板(尾矿堆积濒临破产)的困境展开。两人在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发现转机——通过高温烧结技术,将铁尾矿(含氧化硅/铝)与粘土、废玻璃等结合,制备出轻质高强陶粒,替代传统石子用于建筑。该技术不仅解决尾矿堆积和砂石短缺问题,更实现“变废为宝”,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最终达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呼应秦岭生态修复政策。

    活动分会场同步开展女童保护进课堂活动,在老君小学以及丹凤县第四小学的教室里,女童保护讲座也在同步进行。6位女童保护讲师走进各班教室,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实用的自我保护课程。



    上一条:商洛学院智能计算与数据融合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专家论证
    下一条:我校参加2025年一季度“科技副总”工作座谈会
    关闭窗口